栏目分类
中医朱晓琳:功能不佳,多是痰湿瘀滞,一方化痰湿,通气血,痰瘀没了,状态自然就好了!经常在后台收到朋友们的留言,问我时间短、硬度差是怎么回事,它能调好吗?很多朋友可能会没有概念,打个比方,大家就能...
发布日期:2025-08-17 02:15    点击次数:158
功能不佳,多是痰湿瘀滞,一方化痰湿,通气血,痰瘀没了,状态自然就好了!经常在后台收到朋友们的留言,问我时间短、硬度差是怎么回事,它能调好吗?很多朋友可能会没有概念,打个比方,大家就能明白了:宗筋就像一根水管,痰湿是堵住水管的淤泥,瘀血是结在管壁的污垢,水流不畅,自然没法正常充盈!生活中不难发现:有些人用了补肾药,硬度稍好点,时间还是短;或者时间改善了,硬度又掉下去了;还有的人刚调好没多久,稍不注意就复发!这是怎么回事呢?背后的原因,在中医看来,关键不在于症状本身,而在于体质没有改变,身体这块 “土壤” 变得适合这些问题反复出现!这和疏通河道是一个道理:河道里有淤泥污垢,光把表面的脏东西捞走,不清理深层的堵塞,水还是流不畅,甚至越堵越严重。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呢?既要清走淤泥(痰湿),又要刮掉污垢(瘀血),再让水流(气血)顺畅起来,河道通了,自然就能正常运转了。所以想要彻底改善功能问题,除了缓解症状,更重要的是改变身体的环境。在中医看来,这些问题的形成多与痰湿瘀滞、气血不畅有关,因此,清热化痰、活血通络才是关键。分享一个方子 —— 通筋汤由桃仁、红花、柴胡、茯苓、苍术、泽泻、当归、黄芪、陈皮、枳壳等组成。我们把功能不佳的状态想象成 “堵塞的河道”,外面有瘀血形成的 “淤块”,里面有痰湿导致的 “泥泞”,要改善它,得按步骤来:第一步:先破 “淤块”这层淤块是气滞血瘀形成的,桃仁、红花能够活血化瘀,清除 “瘀血” 阻滞;柴胡、枳壳再从旁边 “助攻”,理顺肝气,帮助把这层淤块散开。第二步:清 “泥泞”(痰湿)淤块破开了,里面的 “泥泞” 就得清出去。苍术像太阳一样,把体内的水湿蒸发;泽泻是排水的好手,就像疏通下水道一样,把全身上下的湿邪顺小便而出;茯苓再给脾胃加把劲,让身体自己少生痰湿,从根源上断了 “湿源”。第三步:补足 “水流”(最关键)为什么有的人功能问题总是复发?因为身体里的气血不足,没法持续滋养宗筋!黄芪用于补足正气,就像给河道加台 “水泵”,让气血流动起来;当归能养血活血,为气血补充 “源头活水”;搭配陈皮理气,让气血不瘀滞,宗筋得到持续滋养,就避免了问题再次出现。这样一套 “组合拳” 下来,既改善了现有症状,又改变了身体适合问题生长的环境。温馨提示本文旨在分享中医调治思路,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,上述用药仅供参考。未经中医辨证诊治,不得照搬使用方子,盲目自行服药,广大读者朋友如有不适,应前往正规医院诊治,以免贻误病情。门诊曾遇一位 40 岁患者,主诉:勃起硬度差、时间短,伴腰膝酸软、阴囊潮湿,胁肋胀,舌暗红、苔黄腻,脉弦滑。辨证:痰湿瘀滞,肝郁肾虚(实为痰湿瘀阻,虚为肝肾不足)。一诊方:桃仁、红花、柴胡、苍术、茯苓、泽泻、枸杞、陈皮(思路:用桃仁、红花活血破瘀,柴胡疏肝理气,苍术、茯苓、泽泻化痰湿,枸杞补肾虚,陈皮理气防滞)患者服药后复诊:阴囊潮湿减轻,胁肋胀缓解,但勃起和时间改善不明显,舌脉同前。二诊调方:加当归、黄芪(增强活血与补气之力,当归助桃仁养血,黄芪助气血运行)再复诊:勃起硬度提升,时间延长,腰膝酸软减轻,舌淡红、苔薄腻,脉略弦。三诊调方:去泽泻,加山药(减利湿之力,增健脾之能,防久服伤阴)继续巩固 1 个月,患者功能恢复正常,随访 3 月未复发。此案例通过 “破瘀、化痰、通气血” 的思路,兼顾虚实,最终收效,可见改善体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。

图片
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